广式腊味,广东人的灵魂滋味发表时间:2021-03-25 17:30 在整个广东省内,腊味意味着一种独特的美味,每逢入秋,就有不少广东人专程跑去吃腊味,为的就是在干燥的秋季来临时,摄取一些油脂来滋润皮肤或是找个理由美餐一顿。 广东人能腊制的食物很多:腊肠、腊五花肉、腊鱼、腊鸭、腊鸡,只有你想不到的,没有广东人不愿意去腊制的肉制品。 而这门关系到吃的技术,从千百年前就流传至今。在唐宋时期,外国人远渡重洋来到广州的时候,顺便带来了一部分灌肠食品,这激发了广东人的好奇心。于是他们把猪肉打碎后混着酒和酱油,灌进各种动物肠衣里再进行风干,最后就变成了如今我们餐桌上的腊肠。 腊肉的历史甚至能追溯到《周易》写就的三千多年前,近代诞生的腊鸡腊鱼就比较年轻,但总的来说,腊味的出现是一个时间的积累。 为了满足自己的味蕾,于是广东人发明了一种最为适合与腊味同烹的方式,也就是我们常吃的煲仔饭。 煲仔要用沙煲或者瓦煲,大小差不多脸蛋瓜子为佳。沙煲可以很好的保温,这样就能更好地焖熟内里材料。这样的做法不但能把腊味的香气汇聚在米饭里,在蒸煮过程中,米饭被融化的油脂所渗透,尤其是腊味煲仔饭的灵魂——锅巴,因为在锅底吃透了油脂的香甜,再加上它们的水分被高热给蒸干了,所以咀嚼起来甚至和菜品无疑,光是用煲仔饭的锅巴下饭我就能吃完一整碗煲仔饭。 |